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新全球标准,加密货币正式纳入国际收支平衡系统

robot
摘要生成中

3月2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国际收支手册》第七版(BPM7),首次将加密货币纳入全球经济统计标准,以满足数字资产对经济日益增长的影响。

该框架的核心标准要义是,将像比特币(BTC)这种无负债的代币加密货币被归类为非金融资本资产,而那些由负债支持的稳定币被视为金融工具。 比特币被视为非金融资本资产 IMF的新手册还将数字资产分为同质化代币(如比特币)和非同质化代币(如NFT),并根据其是否有相应的负债进一步区分。 例如像比特币这种无负债的加密货币,被归类为非金融资本资产,而其它由负债支持的代币(如以太坊或Solana)则被视为股权类资产。 简单来说,无负债的加密资产,如比特币,仅作为交易媒介,被单独记录在资本账户中,作为非生产性金融资产的一部分。 而如果具有协议或平台的代币(比如以太坊或Solana)的所有者与发起人居住在不同的国家,那么这些代币可能被归类为金融账户下的类似股权的资产。

举例来说,如果英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发行的Solana代币,这个头寸将被记录为“股权加密资产”,和传统的外国股权投资很相似。 质押奖励和验证服务的标准框架 IMF还提到,考虑到质押和收益加密活动的复杂性,持有这些代币所获得的质押奖励可能类似于股票股息,应记录在经常账户收入下,具体取决于持有的规模和目的。 这就意味着,涉及验证加密资产转移的交易(比如挖矿或质押)将被视为服务生产,并将其添加到计算机服务出口和进口中。 《BPM7》手册经过了全球160多个国家的协商后制定,预计将在未来几年指导官方统计。尽管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实施情况有所不同,但IMF的这一举措也为全球范围内的数字资产统计提供了统一框架。 结语: IMF的最新举措为加密货币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提供了明确的指导,这不仅标志着加密货币的重要性得到了全球经济体系的正式认可,还为全球范围内的数字资产统计搭建了统一框架。 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执行方式可能有所差异,但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加密货币将在未来的国际金融体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加密货币 #全球标准

查看原文
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非招揽或要约,也不提供投资、税务或法律咨询。详见声明了解更多风险披露。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ไทย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