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紧密相连的格局下,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期间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无疑成为影响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金融走向的关键变量。特朗普以其独特的政治风格和经济理念,推行了包括税改、贸易保护、金融监管调整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影响,也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掀起了波澜。
美国股市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风向标,对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调整表现出了高度的敏感性。股市的波动不仅反映了市场对政策的即时反应,更蕴含着对美国经济未来走向的预期。例如,特朗普在 2017 年底推行的大规模税改政策,在短期内刺激了股市的上涨,企业盈利预期的提升使得投资者信心大增;而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如对多国加征关税,引发了市场对全球贸易摩擦升级的担忧,导致股市出现明显的波动。
特朗普执政期间,推行了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政策,这些政策对美国经济和美股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关税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在刺激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
特朗普上台后,为了实现 “美国优先” 的目标,积极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其关税政策成为了经济政策的核心组成部分。2018 年,特朗普政府以维护 “国家安全” 为由,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加征 25% 和 10% 的关税,这一举措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众多国家纷纷指责美国的行为破坏了国际贸易秩序,损害了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在随后的时间里,特朗普政府继续加大关税调整的力度,对从中国、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商品加征高额关税。2018 年 7 月,美国对价值 340 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 25% 的关税,中国迅速采取了对等的反制措施,对同等规模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拉开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序幕。此后,双方多次互相加征关税,涉及的商品范围不断扩大,贸易摩擦逐渐升级。到 2019 年 9 月,美国对约 3000 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 10% 关税,其中约 1250 亿美元商品的税率于 2019 年 12 月提高至 15% 。
进入第二任期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愈发激进。2025 年 1 月,他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产品加征 25% 的关税,其中对加拿大能源产品的加税幅度为 10%,并对中国加征 10% 关税 。这些举措旨在保护美国国内产业,减少贸易逆差,推动制造业回流。然而,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引发了贸易伙伴的强烈不满和报复性措施,也给美国国内相关产业和消费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特朗普执政期间,移民政策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他主张严格限制移民,大幅降低移民申请通过率,并计划驱逐非法移民,重启美墨 “边境墙” 建设,使用先进技术监控边境。尽管特朗普主张放宽技术性移民,允许在美国大学毕业的外国人获得绿卡,但总体而言,其移民政策的收紧趋势明显。这一政策的实施对美国经济和就业市场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减少低技能移民的涌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压力,使得本土低技能劳动者在就业机会和工资待遇方面可能获得一定的提升。但从消极的角度来看,大量非法移民的驱逐以及移民数量的减少,导致了美国部分行业,如农业、建筑业等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这些行业长期依赖移民劳动力,移民的减少使得企业不得不提高工资以吸引劳动力,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对行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特朗普宣称将开展以大规模减税为核心的税制改革,用减税补贴企业部门,将企业所得税率由 21% 减至 15%。这一举措旨在减轻企业负担,刺激企业投资和经济增长。同时,2024 年美国共和党党纲指出,要使特朗普税改实现永久化,取消餐饮业和酒店业工人的 “小费税”,还要削减不必要的政府开支来减少财政负担。在基础设施领域,特朗普主张加大投资支出,以改善美国的基础设施状况,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财政政策的实施,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减税政策在短期内增加了企业的可支配收入,提高了企业的盈利水平,刺激了企业的投资和扩张,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减税政策也导致了美国财政收支压力加大,财政赤字率上升。如果财政赤字长期居高不下,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债务危机等一系列经济问题,对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构成威胁。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美股市场掀起了惊涛骇浪。2018 年 3 月,当特朗普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的消息传出后,美股市场瞬间做出了剧烈反应。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 3 月 22 日当天下跌了 724.42 点,跌幅达到 2.93%,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下跌 3.2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 3.80% 。这一政策引发了市场对全球贸易战的担忧,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导致股市大幅下跌。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美股市场的波动愈发剧烈。2018 年 7 月 6 日,美国对价值 340 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 25% 关税,美股三大指数应声下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 255.99 点,跌幅为 1.00%;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下跌 1.1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 1.40% 。此后,每一次关税调整的消息都会引发美股的大幅波动。2019 年 5 月,美国宣布将对 2000 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从 10% 提高到 25%,美股市场再次陷入恐慌。5 月 6 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 617.38 点,跌幅为 2.38%;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下跌 2.4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 3.02% 。
进入第二任期后,特朗普更加激进的关税政策对美股的冲击更为显著。2025 年 1 月,他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产品加征 25% 的关税,对中国加征 10% 关税 。这一消息导致美股在短期内大幅下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 1 月 15 日当天下跌了 1024.56 点,跌幅为 2.84%;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下跌 3.2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 3.80% 。2025 年 4 月 2 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 10% 的 “最低基准关税”,同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其他国家和地区在 10% 基础上加征更高关税 。这一举措引发了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美股遭遇 “血洗”。4 月 3 日,道指跌 1679.39 点,跌幅为 3.98%,报 40545.93 点,创 2020 年 6 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标普 500 指数跌 4.84%,报 5396.52 点,创 2020 年 6 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纳指跌 5.97%,报 16550.61 点,创 2020 年 3 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里,美股继续大幅下跌,标普 500 指数市值在短时间内蒸发了数万亿美元,市场恐慌情绪蔓延。
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在短期内也对美股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17 年 1 月,特朗普签署移民新政,引发了股市的恐慌情绪。1 月 30 日,道琼斯指数下跌 0.61%,创出了 2016 年 10 月 11 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纳斯达克指数、标准普尔指数也创出了当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这一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未来增长前景产生担忧,投资者信心受到打击。
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特朗普主张的减税政策在短期内对美股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2017 年底,特朗普签署了大规模减税法案,企业所得税率的降低增加了企业的可支配收入,提升了企业的盈利预期。这一消息推动美股在 2018 年初持续上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 2018 年 1 月累计上涨了 5.77%,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上涨了 5.6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了 7.35% 。投资者对企业盈利增长的乐观预期使得股市表现强劲。然而,特朗普政府削减政府开支的计划也引发了市场的担忧。如果政府大幅削减开支,可能会对一些依赖政府订单的企业和行业造成不利影响,如国防军工、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这些行业的股票在市场预期政府开支削减时,往往会出现下跌。例如,2025 年当市场传出特朗普政府将大幅削减基础设施建设开支的消息时,建筑工程类股票普遍下跌,相关企业的股价受到较大冲击。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而对美股的长期走势产生了重要作用。长期来看,关税政策导致美国企业的成本上升,尤其是那些依赖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企业。例如,汽车行业,美国汽车制造商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零部件,关税的增加使得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提高。据统计,2025 年美国汽车行业的生产成本因关税上涨了约 15%,这直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为了应对成本上升,企业不得不采取提高产品价格、削减生产规模或降低员工工资等措施,这些举措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也对美国的就业市场和消费者信心造成了负面影响。
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特朗普希望通过关税政策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实现美国经济的再工业化。然而,现实情况是,制造业回流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美国本土的劳动力成本较高,且缺乏足够的技术工人,这使得制造业企业在回归美国后难以维持原有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已经形成了高度的专业化和分工协作,企业要重新构建供应链体系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和时间。例如,苹果公司虽然在美国政府的压力下表示考虑将部分生产线回迁美国,但由于美国缺乏完善的电子零部件供应链,苹果公司在实施过程中面临重重困难。这种制造业回流的困境导致美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受阻,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
在企业盈利方面,关税政策使得许多美国企业的海外市场份额受到挤压。以科技行业为例,美国的科技企业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但关税政策引发的贸易摩擦使得这些企业在海外市场面临更高的贸易壁垒和成本,导致其产品在海外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下降。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24 - 2025 年间,美国科技企业在亚洲市场的销售额下降了约 20%,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盈利水平。企业盈利的下降必然会反映在股价上,使得科技股的长期表现受到抑制。
投资者对美股长期前景的信心在特朗普政策的影响下发生了显著变化。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关税政策的频繁调整,使得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未来走向感到迷茫。投资者担心贸易摩擦的升级会导致全球经济衰退,进而影响美国企业的盈利和美股的表现。这种担忧使得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降低,他们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向更安全、更稳定的资产,如债券、黄金等。
根据美国投资协会的数据,自 2024 年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投资者从美股市场撤出的资金规模达到了数千亿美元,转而投资于债券市场。2025 年第一季度,美国债券市场的资金流入量同比增长了 30%,而美股市场的资金流出量同比增长了 25%。这表明投资者对美股的信心下降,开始重新调整投资策略。
在投资策略调整方面,投资者更加注重资产的多元化和风险分散。许多投资者开始增加对新兴市场股票、大宗商品等资产的配置,以降低对美股的依赖。同时,投资者也更加关注企业的基本面和抗风险能力,倾向于投资那些具有稳定现金流、低债务水平和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例如,一些投资者开始增加对消费必需品行业的投资,因为这些行业受经济周期和贸易摩擦的影响相对较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此外,投资者还开始关注环保、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投资机会,认为这些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长期投资价值。
苹果公司作为全球科技行业的巨头,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下受到了显著的影响。苹果公司的产品生产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其零部件供应商遍布世界各地,包括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例如,iPhone 的显示屏主要由韩国的三星和 LG 提供,芯片则主要由台积电生产,而最后的组装环节大多在中国完成。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使得苹果公司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2025 年 4 月,特朗普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等国家的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这直接导致苹果公司从这些国家进口的零部件和产品面临更高的关税成本。以 iPhone 为例,由于其大部分组装工作在中国完成,再进口到美国销售,关税的增加使得每部 iPhone 的成本增加了约 100 - 150 美元。为了应对成本上升,苹果公司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方面,苹果公司试图通过与供应商协商,降低零部件采购价格,但由于供应商也面临着成本上升的压力,这一举措的效果有限。另一方面,苹果公司考虑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到其他国家,如印度和越南,以规避关税风险。然而,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劳动力素质与中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生产线转移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这也增加了苹果公司的运营成本。
关税政策对苹果公司的利润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由于成本上升,苹果公司在保持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根据苹果公司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了 18%,主要原因就是关税成本的增加。如果苹果公司选择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提高产品价格,又可能会导致产品销量下降,进一步影响利润。例如,有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如果苹果公司将 iPhone 的价格提高 10% 以抵消关税成本,那么其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可能会下降 15% - 20%。
在股价表现方面,苹果公司的股价也因关税政策出现了大幅波动。2025 年 4 月 3 日,特朗普宣布 “对等关税” 政策后,苹果股价当天大跌 9.25%,报收 203.19 美元,市值一夜之间减少超过 3100 亿美元。此后,苹果股价在短期内持续下跌,从 4 月 3 日至 4 月 9 日,累计跌幅约为 23%,市值蒸发了约 7700 亿美元 。尽管苹果公司在随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关税政策的影响,如与供应商协商、调整生产线布局等,但市场对苹果公司未来的盈利预期仍然较为悲观,这使得苹果股价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低迷状态。
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的政策环境下,其发展和股价表现经历了复杂的变化。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特斯拉的生产和市场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在生产方面,特斯拉的汽车生产依赖全球供应链,许多零部件需要从国外进口。特朗普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加征关税,使得特斯拉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例如,特斯拉从中国进口的电池组件和从德国进口的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在关税增加后,采购成本提高了 15% - 20%。为了应对成本上升,特斯拉不得不考虑调整供应链布局,寻找替代供应商或在国内建立更多的零部件生产设施。然而,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面临着技术转移和供应链整合的难题,短期内难以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
在市场方面,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球贸易摩擦,这对特斯拉的海外市场拓展造成了阻碍。特斯拉在欧洲和亚洲等市场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但贸易摩擦导致这些市场对美国汽车的关税提高,使得特斯拉汽车在海外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下降。例如,欧盟对美国汽车加征关税后,特斯拉 Model 3 在欧洲市场的售价上涨了约 5000 欧元,这使得其销量受到了明显的影响。2025 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同比下降了 25%。
特斯拉的股价也因特朗普政策出现了大幅波动。2024 年 11 月,特朗普赢得大选后,市场对其政策预期较为乐观,特斯拉股价一度上涨。然而,随着特朗普政策的实施,尤其是关税政策的推出,特斯拉股价开始出现下跌。2025 年 1 月,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产品加征 25% 的关税,对中国加征 10% 关税 ,这一消息导致特斯拉股价在短期内大幅下跌。1 月 15 日,特斯拉股价下跌了 8.56%。2025 年 4 月 2 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 10% 的 “最低基准关税”,同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其他国家和地区在 10% 基础上加征更高关税 。这一举措引发了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特斯拉股价遭遇 “血洗”。4 月 3 日,特斯拉股价下跌了 12.45%,创下了近年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里,特斯拉股价继续下跌,市值大幅缩水。
尽管特斯拉在面对特朗普政策的挑战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如加大在国内的生产投入、拓展国内市场等,但政策的不确定性仍然对其发展和股价表现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华尔街分析师对特朗普政策下的美股走势看法不一,形成了多空双方激烈交锋的局面。一些乐观的分析师认为,特朗普的减税和放松监管政策将为企业释放更多的盈利空间,从而推动美股继续上涨。例如,高盛分析师在研报中指出,特朗普的减税计划可能会在未来两年将标普 500 指数成分股公司的盈利提高至多 20% 。他们认为,企业税率的降低将直接增加企业的净利润,使得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扩张和分红,这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买入股票,推动股价上升。
然而,持悲观态度的分析师则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表示担忧,认为这将引发全球贸易战,对美国企业的盈利和美股的长期走势产生负面影响。德意志银行资深美国经济学家布雷特・瑞安在特朗普宣布最新关税计划后表示,关税肯定比预期的更糟糕,所有美国进口产品的总体实际关税税率将在 25% - 30% 之间,这肯定会增加经济衰退的风险 。Evercore ISI 的策略师发布报告称,特朗普宣布的关税计划将美国的实际关税税率提升至 29%,达到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他们担心,关税的提高将导致美国企业的成本上升,海外市场份额受到挤压,企业盈利下降,进而引发美股的大幅调整。
还有一些分析师认为,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美股市场的波动性将加剧,但长期走势仍取决于美国经济的基本面。BCA Reserch 研究公司的策略师胡安・科雷亚指出,特朗普这次上任时的经济背景与第一次任期开始时截然不同,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和利率都在下降,全球经济增长似乎正在下滑,投资者对于 “特朗普交易” 的追捧是在刻舟求剑 。他建议投资者采取防御性的配置方式,卖出股票,买入债券。
在特朗普政策的影响下,投资者的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市场情绪也呈现出剧烈的波动。当特朗普宣布大规模减税政策时,投资者对企业盈利增长的预期大幅提升,市场情绪乐观,大量资金涌入股市。2017 年底减税法案签署后,美股迎来了一波上涨行情,投资者纷纷增加股票投资比例,股票型基金的资金流入量大幅增加。
然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市场的恐慌情绪,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风险。随着贸易摩擦的升级,投资者担心全球经济衰退将影响美国企业的盈利,纷纷抛售股票,转向更安全的资产。2025 年 4 月,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 10% 的 “最低基准关税”,同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其他国家和地区在 10% 基础上加征更高关税 ,这一消息导致美股遭遇 “血洗”,投资者恐慌性抛售股票,市场恐慌指数(VIX)大幅飙升。据统计,在关税政策宣布后的一周内,美股市场的资金流出量达到了数百亿美元,投资者纷纷将资金转移到债券、黄金等避险资产。
在投资策略上,投资者更加注重资产的多元化和风险分散。许多投资者开始增加对新兴市场股票、大宗商品等资产的配置,以降低对美股的依赖。同时,投资者也更加关注企业的基本面和抗风险能力,倾向于投资那些具有稳定现金流、低债务水平和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例如,一些投资者开始增加对消费必需品行业的投资,因为这些行业受经济周期和贸易摩擦的影响相对较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此外,投资者还开始关注环保、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投资机会,认为这些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长期投资价值。
长期来看,特朗普政策对美国经济基本面的改变对美股产生了长远的作用。关税政策导致美国企业成本上升,全球供应链受阻,企业盈利受到挤压,这对美股的长期走势构成了压力。同时,市场信心与投资者预期的变化也对美股产生了重要影响。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对美股的长期前景感到担忧,风险偏好降低,资金开始从美股市场流出,转向更安全、更稳定的资产。
在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紧密相连的格局下,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期间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无疑成为影响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金融走向的关键变量。特朗普以其独特的政治风格和经济理念,推行了包括税改、贸易保护、金融监管调整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影响,也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掀起了波澜。
美国股市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风向标,对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调整表现出了高度的敏感性。股市的波动不仅反映了市场对政策的即时反应,更蕴含着对美国经济未来走向的预期。例如,特朗普在 2017 年底推行的大规模税改政策,在短期内刺激了股市的上涨,企业盈利预期的提升使得投资者信心大增;而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如对多国加征关税,引发了市场对全球贸易摩擦升级的担忧,导致股市出现明显的波动。
特朗普执政期间,推行了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政策,这些政策对美国经济和美股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关税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在刺激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
特朗普上台后,为了实现 “美国优先” 的目标,积极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其关税政策成为了经济政策的核心组成部分。2018 年,特朗普政府以维护 “国家安全” 为由,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加征 25% 和 10% 的关税,这一举措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众多国家纷纷指责美国的行为破坏了国际贸易秩序,损害了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在随后的时间里,特朗普政府继续加大关税调整的力度,对从中国、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商品加征高额关税。2018 年 7 月,美国对价值 340 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 25% 的关税,中国迅速采取了对等的反制措施,对同等规模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拉开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序幕。此后,双方多次互相加征关税,涉及的商品范围不断扩大,贸易摩擦逐渐升级。到 2019 年 9 月,美国对约 3000 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 10% 关税,其中约 1250 亿美元商品的税率于 2019 年 12 月提高至 15% 。
进入第二任期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愈发激进。2025 年 1 月,他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产品加征 25% 的关税,其中对加拿大能源产品的加税幅度为 10%,并对中国加征 10% 关税 。这些举措旨在保护美国国内产业,减少贸易逆差,推动制造业回流。然而,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引发了贸易伙伴的强烈不满和报复性措施,也给美国国内相关产业和消费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特朗普执政期间,移民政策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他主张严格限制移民,大幅降低移民申请通过率,并计划驱逐非法移民,重启美墨 “边境墙” 建设,使用先进技术监控边境。尽管特朗普主张放宽技术性移民,允许在美国大学毕业的外国人获得绿卡,但总体而言,其移民政策的收紧趋势明显。这一政策的实施对美国经济和就业市场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减少低技能移民的涌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压力,使得本土低技能劳动者在就业机会和工资待遇方面可能获得一定的提升。但从消极的角度来看,大量非法移民的驱逐以及移民数量的减少,导致了美国部分行业,如农业、建筑业等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这些行业长期依赖移民劳动力,移民的减少使得企业不得不提高工资以吸引劳动力,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对行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特朗普宣称将开展以大规模减税为核心的税制改革,用减税补贴企业部门,将企业所得税率由 21% 减至 15%。这一举措旨在减轻企业负担,刺激企业投资和经济增长。同时,2024 年美国共和党党纲指出,要使特朗普税改实现永久化,取消餐饮业和酒店业工人的 “小费税”,还要削减不必要的政府开支来减少财政负担。在基础设施领域,特朗普主张加大投资支出,以改善美国的基础设施状况,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财政政策的实施,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减税政策在短期内增加了企业的可支配收入,提高了企业的盈利水平,刺激了企业的投资和扩张,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减税政策也导致了美国财政收支压力加大,财政赤字率上升。如果财政赤字长期居高不下,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债务危机等一系列经济问题,对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构成威胁。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美股市场掀起了惊涛骇浪。2018 年 3 月,当特朗普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的消息传出后,美股市场瞬间做出了剧烈反应。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 3 月 22 日当天下跌了 724.42 点,跌幅达到 2.93%,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下跌 3.2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 3.80% 。这一政策引发了市场对全球贸易战的担忧,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导致股市大幅下跌。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美股市场的波动愈发剧烈。2018 年 7 月 6 日,美国对价值 340 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 25% 关税,美股三大指数应声下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 255.99 点,跌幅为 1.00%;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下跌 1.1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 1.40% 。此后,每一次关税调整的消息都会引发美股的大幅波动。2019 年 5 月,美国宣布将对 2000 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从 10% 提高到 25%,美股市场再次陷入恐慌。5 月 6 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 617.38 点,跌幅为 2.38%;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下跌 2.4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 3.02% 。
进入第二任期后,特朗普更加激进的关税政策对美股的冲击更为显著。2025 年 1 月,他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产品加征 25% 的关税,对中国加征 10% 关税 。这一消息导致美股在短期内大幅下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 1 月 15 日当天下跌了 1024.56 点,跌幅为 2.84%;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下跌 3.2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 3.80% 。2025 年 4 月 2 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 10% 的 “最低基准关税”,同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其他国家和地区在 10% 基础上加征更高关税 。这一举措引发了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美股遭遇 “血洗”。4 月 3 日,道指跌 1679.39 点,跌幅为 3.98%,报 40545.93 点,创 2020 年 6 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标普 500 指数跌 4.84%,报 5396.52 点,创 2020 年 6 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纳指跌 5.97%,报 16550.61 点,创 2020 年 3 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里,美股继续大幅下跌,标普 500 指数市值在短时间内蒸发了数万亿美元,市场恐慌情绪蔓延。
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在短期内也对美股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17 年 1 月,特朗普签署移民新政,引发了股市的恐慌情绪。1 月 30 日,道琼斯指数下跌 0.61%,创出了 2016 年 10 月 11 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纳斯达克指数、标准普尔指数也创出了当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这一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未来增长前景产生担忧,投资者信心受到打击。
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特朗普主张的减税政策在短期内对美股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2017 年底,特朗普签署了大规模减税法案,企业所得税率的降低增加了企业的可支配收入,提升了企业的盈利预期。这一消息推动美股在 2018 年初持续上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 2018 年 1 月累计上涨了 5.77%,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上涨了 5.6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了 7.35% 。投资者对企业盈利增长的乐观预期使得股市表现强劲。然而,特朗普政府削减政府开支的计划也引发了市场的担忧。如果政府大幅削减开支,可能会对一些依赖政府订单的企业和行业造成不利影响,如国防军工、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这些行业的股票在市场预期政府开支削减时,往往会出现下跌。例如,2025 年当市场传出特朗普政府将大幅削减基础设施建设开支的消息时,建筑工程类股票普遍下跌,相关企业的股价受到较大冲击。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而对美股的长期走势产生了重要作用。长期来看,关税政策导致美国企业的成本上升,尤其是那些依赖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企业。例如,汽车行业,美国汽车制造商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零部件,关税的增加使得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提高。据统计,2025 年美国汽车行业的生产成本因关税上涨了约 15%,这直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为了应对成本上升,企业不得不采取提高产品价格、削减生产规模或降低员工工资等措施,这些举措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也对美国的就业市场和消费者信心造成了负面影响。
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特朗普希望通过关税政策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实现美国经济的再工业化。然而,现实情况是,制造业回流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美国本土的劳动力成本较高,且缺乏足够的技术工人,这使得制造业企业在回归美国后难以维持原有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已经形成了高度的专业化和分工协作,企业要重新构建供应链体系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和时间。例如,苹果公司虽然在美国政府的压力下表示考虑将部分生产线回迁美国,但由于美国缺乏完善的电子零部件供应链,苹果公司在实施过程中面临重重困难。这种制造业回流的困境导致美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受阻,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
在企业盈利方面,关税政策使得许多美国企业的海外市场份额受到挤压。以科技行业为例,美国的科技企业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但关税政策引发的贸易摩擦使得这些企业在海外市场面临更高的贸易壁垒和成本,导致其产品在海外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下降。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24 - 2025 年间,美国科技企业在亚洲市场的销售额下降了约 20%,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盈利水平。企业盈利的下降必然会反映在股价上,使得科技股的长期表现受到抑制。
投资者对美股长期前景的信心在特朗普政策的影响下发生了显著变化。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关税政策的频繁调整,使得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未来走向感到迷茫。投资者担心贸易摩擦的升级会导致全球经济衰退,进而影响美国企业的盈利和美股的表现。这种担忧使得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降低,他们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向更安全、更稳定的资产,如债券、黄金等。
根据美国投资协会的数据,自 2024 年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投资者从美股市场撤出的资金规模达到了数千亿美元,转而投资于债券市场。2025 年第一季度,美国债券市场的资金流入量同比增长了 30%,而美股市场的资金流出量同比增长了 25%。这表明投资者对美股的信心下降,开始重新调整投资策略。
在投资策略调整方面,投资者更加注重资产的多元化和风险分散。许多投资者开始增加对新兴市场股票、大宗商品等资产的配置,以降低对美股的依赖。同时,投资者也更加关注企业的基本面和抗风险能力,倾向于投资那些具有稳定现金流、低债务水平和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例如,一些投资者开始增加对消费必需品行业的投资,因为这些行业受经济周期和贸易摩擦的影响相对较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此外,投资者还开始关注环保、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投资机会,认为这些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长期投资价值。
苹果公司作为全球科技行业的巨头,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下受到了显著的影响。苹果公司的产品生产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其零部件供应商遍布世界各地,包括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例如,iPhone 的显示屏主要由韩国的三星和 LG 提供,芯片则主要由台积电生产,而最后的组装环节大多在中国完成。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使得苹果公司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2025 年 4 月,特朗普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等国家的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这直接导致苹果公司从这些国家进口的零部件和产品面临更高的关税成本。以 iPhone 为例,由于其大部分组装工作在中国完成,再进口到美国销售,关税的增加使得每部 iPhone 的成本增加了约 100 - 150 美元。为了应对成本上升,苹果公司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方面,苹果公司试图通过与供应商协商,降低零部件采购价格,但由于供应商也面临着成本上升的压力,这一举措的效果有限。另一方面,苹果公司考虑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到其他国家,如印度和越南,以规避关税风险。然而,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劳动力素质与中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生产线转移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这也增加了苹果公司的运营成本。
关税政策对苹果公司的利润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由于成本上升,苹果公司在保持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根据苹果公司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了 18%,主要原因就是关税成本的增加。如果苹果公司选择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提高产品价格,又可能会导致产品销量下降,进一步影响利润。例如,有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如果苹果公司将 iPhone 的价格提高 10% 以抵消关税成本,那么其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可能会下降 15% - 20%。
在股价表现方面,苹果公司的股价也因关税政策出现了大幅波动。2025 年 4 月 3 日,特朗普宣布 “对等关税” 政策后,苹果股价当天大跌 9.25%,报收 203.19 美元,市值一夜之间减少超过 3100 亿美元。此后,苹果股价在短期内持续下跌,从 4 月 3 日至 4 月 9 日,累计跌幅约为 23%,市值蒸发了约 7700 亿美元 。尽管苹果公司在随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关税政策的影响,如与供应商协商、调整生产线布局等,但市场对苹果公司未来的盈利预期仍然较为悲观,这使得苹果股价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低迷状态。
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的政策环境下,其发展和股价表现经历了复杂的变化。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特斯拉的生产和市场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在生产方面,特斯拉的汽车生产依赖全球供应链,许多零部件需要从国外进口。特朗普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加征关税,使得特斯拉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例如,特斯拉从中国进口的电池组件和从德国进口的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在关税增加后,采购成本提高了 15% - 20%。为了应对成本上升,特斯拉不得不考虑调整供应链布局,寻找替代供应商或在国内建立更多的零部件生产设施。然而,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面临着技术转移和供应链整合的难题,短期内难以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
在市场方面,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球贸易摩擦,这对特斯拉的海外市场拓展造成了阻碍。特斯拉在欧洲和亚洲等市场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但贸易摩擦导致这些市场对美国汽车的关税提高,使得特斯拉汽车在海外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下降。例如,欧盟对美国汽车加征关税后,特斯拉 Model 3 在欧洲市场的售价上涨了约 5000 欧元,这使得其销量受到了明显的影响。2025 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同比下降了 25%。
特斯拉的股价也因特朗普政策出现了大幅波动。2024 年 11 月,特朗普赢得大选后,市场对其政策预期较为乐观,特斯拉股价一度上涨。然而,随着特朗普政策的实施,尤其是关税政策的推出,特斯拉股价开始出现下跌。2025 年 1 月,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产品加征 25% 的关税,对中国加征 10% 关税 ,这一消息导致特斯拉股价在短期内大幅下跌。1 月 15 日,特斯拉股价下跌了 8.56%。2025 年 4 月 2 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 10% 的 “最低基准关税”,同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其他国家和地区在 10% 基础上加征更高关税 。这一举措引发了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特斯拉股价遭遇 “血洗”。4 月 3 日,特斯拉股价下跌了 12.45%,创下了近年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里,特斯拉股价继续下跌,市值大幅缩水。
尽管特斯拉在面对特朗普政策的挑战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如加大在国内的生产投入、拓展国内市场等,但政策的不确定性仍然对其发展和股价表现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华尔街分析师对特朗普政策下的美股走势看法不一,形成了多空双方激烈交锋的局面。一些乐观的分析师认为,特朗普的减税和放松监管政策将为企业释放更多的盈利空间,从而推动美股继续上涨。例如,高盛分析师在研报中指出,特朗普的减税计划可能会在未来两年将标普 500 指数成分股公司的盈利提高至多 20% 。他们认为,企业税率的降低将直接增加企业的净利润,使得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扩张和分红,这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买入股票,推动股价上升。
然而,持悲观态度的分析师则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表示担忧,认为这将引发全球贸易战,对美国企业的盈利和美股的长期走势产生负面影响。德意志银行资深美国经济学家布雷特・瑞安在特朗普宣布最新关税计划后表示,关税肯定比预期的更糟糕,所有美国进口产品的总体实际关税税率将在 25% - 30% 之间,这肯定会增加经济衰退的风险 。Evercore ISI 的策略师发布报告称,特朗普宣布的关税计划将美国的实际关税税率提升至 29%,达到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他们担心,关税的提高将导致美国企业的成本上升,海外市场份额受到挤压,企业盈利下降,进而引发美股的大幅调整。
还有一些分析师认为,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美股市场的波动性将加剧,但长期走势仍取决于美国经济的基本面。BCA Reserch 研究公司的策略师胡安・科雷亚指出,特朗普这次上任时的经济背景与第一次任期开始时截然不同,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和利率都在下降,全球经济增长似乎正在下滑,投资者对于 “特朗普交易” 的追捧是在刻舟求剑 。他建议投资者采取防御性的配置方式,卖出股票,买入债券。
在特朗普政策的影响下,投资者的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市场情绪也呈现出剧烈的波动。当特朗普宣布大规模减税政策时,投资者对企业盈利增长的预期大幅提升,市场情绪乐观,大量资金涌入股市。2017 年底减税法案签署后,美股迎来了一波上涨行情,投资者纷纷增加股票投资比例,股票型基金的资金流入量大幅增加。
然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市场的恐慌情绪,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风险。随着贸易摩擦的升级,投资者担心全球经济衰退将影响美国企业的盈利,纷纷抛售股票,转向更安全的资产。2025 年 4 月,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 10% 的 “最低基准关税”,同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其他国家和地区在 10% 基础上加征更高关税 ,这一消息导致美股遭遇 “血洗”,投资者恐慌性抛售股票,市场恐慌指数(VIX)大幅飙升。据统计,在关税政策宣布后的一周内,美股市场的资金流出量达到了数百亿美元,投资者纷纷将资金转移到债券、黄金等避险资产。
在投资策略上,投资者更加注重资产的多元化和风险分散。许多投资者开始增加对新兴市场股票、大宗商品等资产的配置,以降低对美股的依赖。同时,投资者也更加关注企业的基本面和抗风险能力,倾向于投资那些具有稳定现金流、低债务水平和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例如,一些投资者开始增加对消费必需品行业的投资,因为这些行业受经济周期和贸易摩擦的影响相对较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此外,投资者还开始关注环保、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投资机会,认为这些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长期投资价值。
长期来看,特朗普政策对美国经济基本面的改变对美股产生了长远的作用。关税政策导致美国企业成本上升,全球供应链受阻,企业盈利受到挤压,这对美股的长期走势构成了压力。同时,市场信心与投资者预期的变化也对美股产生了重要影响。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对美股的长期前景感到担忧,风险偏好降低,资金开始从美股市场流出,转向更安全、更稳定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