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 Network 由斯坦福大学的几位博士于 2019 年 3 月创立,项目团队希望通过移动端挖矿的创新模式,让全球范围内的普通用户都能轻松参与到加密货币的挖掘与生态建设中,从而普及区块链技术。
图片来源:https://minepi.com/
Pi Network 采用了一种名为恒星共识协议(SCP)的创新共识算法。与比特币等传统加密货币所采用的工作量证明(PoW)机制不同,SCP 不需要用户投入大量的计算资源和能源来进行挖矿。在 Pi Network 中,用户只需在手机上下载应用程序,每天点击一次即可开始挖矿,大大降低了参与成本。这种设计理念使得 Pi Network 在项目初期就吸引了大量用户,尤其是那些对加密货币感兴趣但缺乏专业设备和技术知识的普通大众。
2019 年,Pi Network 在全球范围内启动邀请制挖矿,处于 Beta 测试阶段,建立用户社群,设计并测试 PI币的分配模型。2021 年 - 2023 年为测试网络阶段,运行测试网,模拟真实区块链环境,应用程式生态开始发展,PI 币仍无法在外部交易所交易。2024 年启动主网,计划推出完全去中心化的主网,允许 PI 币进行外部交易,DApp 生态系统进一步扩展。2025 年 2 月 20 日进行网络上币,开放外部交易,允许 PI 在加密货币交易所上线。
尽管 Pi Network 有宏大的愿景和广泛的用户基础,但也面临一些争议和挑战,如被质疑扩张模式与传销类似,主网延迟上线、代币流通受限等问题加剧了市场对其合规性的担忧,同时还需应对加密货币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等。
PI 代币是PI Network的原生代币,总量为 1000 亿枚,其中80% 即 800 亿枚分配给社区,通过挖矿等方式让普通用户参与获取 PI ,以激励社区用户的参与和推广,扩大用户群体,促进项目生态的发展;剩下的20% 即 200 亿枚归核心团队所有,用于支持项目的开发、运营、技术研发、市场推广以及长期的生态建设等,确保项目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
PI 代币总供应量是动态的,受到网络参与人数和用户挖矿程度的影响。供应分为挖矿奖励、推荐奖励和开发者奖励三个主要部分:
图片来源:https://minepi.com/white-paper/
(1)在挖矿机制方面,项目初始阶段,用户通过手机下载 PI Network 应用程序,即可简单便捷地参与挖矿,无需像传统加密货币挖矿那样投入高昂的硬件设备与大量能源。每个用户初始的挖矿速度相对可观,这旨在吸引更多普通用户参与,快速扩大用户基数。随着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PI 引入了动态挖矿难度调整机制。为避免代币过度增发,当参与挖矿的人数达到一定规模,挖矿难度会相应提升,产出的 PI 代币数量逐渐减少。这种机制借鉴了比特币等成熟加密货币的总量控制思路,理论上可确保 PI 代币在长期内维持相对稳定的供应节奏。
(2)在用户激励体系中,PI 代币设计了社交挖矿激励模式。用户能够通过邀请新用户加入 PI Network 来增加自身的挖矿算力。具体而言,每成功邀请一位新用户,邀请者与被邀请者之间会形成一定的关联,邀请者的挖矿算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从而提高挖矿产出。这一机制利用社交网络的传播力量,极大地推动了 PI 代币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传播,短时间内聚集了庞大的用户群体。
(3)开发者奖励作为长期激励,将随着网络的增长而逐步释放,为 PI网络的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2025 年 2 月 20 日,PI 币上线 Gate 交易所后一度达到 2.88 美元的高点,但随后价格迅速回调。由于上市初期市场波动较大,早期投资者的套现行为导致短暂的供过于求,价格最低曾跌至 0.64 美元左右。从低点 0.64 美元开始,PI 币出现了强劲的反弹。到 2025 年 2 月 24 日,价格回升至约 1.61 美元,几天内飙升近 160%,显示出该代币的韧性。
Gate现货交易地址:https://www.gate.io/trade/PI_USDT
PI 代币自上线 Gate 交易所后经历了多次大幅波动,截至2025年3月19日,Gate.io上显示PI代币价格为1.14475美元,24小时交易量约1.5亿美元。
(1)经济模型
从经济模型的实际运行效果来看,存在一些潜在问题。例如,社交挖矿激励机制虽然促进了用户数量的爆发式增长,但部分用户加入可能仅仅是为了获取挖矿奖励,对项目的长期价值缺乏深入理解与认同。当挖矿产出随着难度增加而减少时,这类用户很容易失去参与热情,甚至选择抛售手中积累的 PI 代币,对市场价格造成冲击。同时,由于缺乏明确的通缩机制,在市场流通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若没有足够强劲的需求增长来平衡,也容易导致价格下行压力增大。
(2)市场预期落差
PI 代币在项目筹备及推广初期,凭借新颖的移动端挖矿概念和广泛的社交传播,吸引了大量潜在用户与投资者的目光。其宣传强调了构建一个人人可参与的去中心化加密货币生态系统,这使得市场对 PI 代币寄予了较高期望,在未上线时便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市场氛围。然而,当 PI 代币正式上线,实际呈现的项目进展与功能却未能完全达到市场此前的高预期。例如原本承诺的丰富应用场景未能及时落地,生态系统的建设进度缓慢,这使得投资者对其价值产生怀疑,纷纷抛售手中代币,进而导致价格持续走低。
(3)技术漏洞与安全隐患
PI 代币的底层技术是其价值稳定的重要基石。然而,在上线后的运行过程中,陆续暴露出一些技术漏洞和安全隐患。例如,网络曾出现多次不稳定情况,交易延迟、卡顿甚至短暂中断时有发生,这极大地影响了用户体验和交易效率。同时,安全漏洞问题也引发了用户对资产安全的担忧,一旦用户对代币的安全性失去信心,必然会导致市场信任度急剧下降。当技术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投资者会逐渐失去对 PI 代币的信心,纷纷选择离场,从而推动价格持续下跌。
(4)监管政策不确定性
PI 代币由于其全球性的用户群体和独特的运营模式,受到了各国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加密货币的合法性、合规性存在质疑,甚至出台了限制或禁止性政策。这种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对 PI 代币的未来发展充满担忧,担心随时可能面临政策风险导致投资受损。在这种担忧情绪的主导下,大量投资者选择抛售 PI 代币,以规避潜在风险,这无疑对其价格造成了沉重打击,加速了价格的下跌趋势。
综上所述,PI 代币上线后价格不断下跌是由经济模型、市场预期、应用价值、技术安全以及监管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扭转价格下行的不利局面,PI 项目团队需要在应用落地、技术升级、应对监管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重建市场信心。
مشاركة
Pi Network 由斯坦福大学的几位博士于 2019 年 3 月创立,项目团队希望通过移动端挖矿的创新模式,让全球范围内的普通用户都能轻松参与到加密货币的挖掘与生态建设中,从而普及区块链技术。
图片来源:https://minepi.com/
Pi Network 采用了一种名为恒星共识协议(SCP)的创新共识算法。与比特币等传统加密货币所采用的工作量证明(PoW)机制不同,SCP 不需要用户投入大量的计算资源和能源来进行挖矿。在 Pi Network 中,用户只需在手机上下载应用程序,每天点击一次即可开始挖矿,大大降低了参与成本。这种设计理念使得 Pi Network 在项目初期就吸引了大量用户,尤其是那些对加密货币感兴趣但缺乏专业设备和技术知识的普通大众。
2019 年,Pi Network 在全球范围内启动邀请制挖矿,处于 Beta 测试阶段,建立用户社群,设计并测试 PI币的分配模型。2021 年 - 2023 年为测试网络阶段,运行测试网,模拟真实区块链环境,应用程式生态开始发展,PI 币仍无法在外部交易所交易。2024 年启动主网,计划推出完全去中心化的主网,允许 PI 币进行外部交易,DApp 生态系统进一步扩展。2025 年 2 月 20 日进行网络上币,开放外部交易,允许 PI 在加密货币交易所上线。
尽管 Pi Network 有宏大的愿景和广泛的用户基础,但也面临一些争议和挑战,如被质疑扩张模式与传销类似,主网延迟上线、代币流通受限等问题加剧了市场对其合规性的担忧,同时还需应对加密货币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等。
PI 代币是PI Network的原生代币,总量为 1000 亿枚,其中80% 即 800 亿枚分配给社区,通过挖矿等方式让普通用户参与获取 PI ,以激励社区用户的参与和推广,扩大用户群体,促进项目生态的发展;剩下的20% 即 200 亿枚归核心团队所有,用于支持项目的开发、运营、技术研发、市场推广以及长期的生态建设等,确保项目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
PI 代币总供应量是动态的,受到网络参与人数和用户挖矿程度的影响。供应分为挖矿奖励、推荐奖励和开发者奖励三个主要部分:
图片来源:https://minepi.com/white-paper/
(1)在挖矿机制方面,项目初始阶段,用户通过手机下载 PI Network 应用程序,即可简单便捷地参与挖矿,无需像传统加密货币挖矿那样投入高昂的硬件设备与大量能源。每个用户初始的挖矿速度相对可观,这旨在吸引更多普通用户参与,快速扩大用户基数。随着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PI 引入了动态挖矿难度调整机制。为避免代币过度增发,当参与挖矿的人数达到一定规模,挖矿难度会相应提升,产出的 PI 代币数量逐渐减少。这种机制借鉴了比特币等成熟加密货币的总量控制思路,理论上可确保 PI 代币在长期内维持相对稳定的供应节奏。
(2)在用户激励体系中,PI 代币设计了社交挖矿激励模式。用户能够通过邀请新用户加入 PI Network 来增加自身的挖矿算力。具体而言,每成功邀请一位新用户,邀请者与被邀请者之间会形成一定的关联,邀请者的挖矿算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从而提高挖矿产出。这一机制利用社交网络的传播力量,极大地推动了 PI 代币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传播,短时间内聚集了庞大的用户群体。
(3)开发者奖励作为长期激励,将随着网络的增长而逐步释放,为 PI网络的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2025 年 2 月 20 日,PI 币上线 Gate 交易所后一度达到 2.88 美元的高点,但随后价格迅速回调。由于上市初期市场波动较大,早期投资者的套现行为导致短暂的供过于求,价格最低曾跌至 0.64 美元左右。从低点 0.64 美元开始,PI 币出现了强劲的反弹。到 2025 年 2 月 24 日,价格回升至约 1.61 美元,几天内飙升近 160%,显示出该代币的韧性。
Gate现货交易地址:https://www.gate.io/trade/PI_USDT
PI 代币自上线 Gate 交易所后经历了多次大幅波动,截至2025年3月19日,Gate.io上显示PI代币价格为1.14475美元,24小时交易量约1.5亿美元。
(1)经济模型
从经济模型的实际运行效果来看,存在一些潜在问题。例如,社交挖矿激励机制虽然促进了用户数量的爆发式增长,但部分用户加入可能仅仅是为了获取挖矿奖励,对项目的长期价值缺乏深入理解与认同。当挖矿产出随着难度增加而减少时,这类用户很容易失去参与热情,甚至选择抛售手中积累的 PI 代币,对市场价格造成冲击。同时,由于缺乏明确的通缩机制,在市场流通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若没有足够强劲的需求增长来平衡,也容易导致价格下行压力增大。
(2)市场预期落差
PI 代币在项目筹备及推广初期,凭借新颖的移动端挖矿概念和广泛的社交传播,吸引了大量潜在用户与投资者的目光。其宣传强调了构建一个人人可参与的去中心化加密货币生态系统,这使得市场对 PI 代币寄予了较高期望,在未上线时便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市场氛围。然而,当 PI 代币正式上线,实际呈现的项目进展与功能却未能完全达到市场此前的高预期。例如原本承诺的丰富应用场景未能及时落地,生态系统的建设进度缓慢,这使得投资者对其价值产生怀疑,纷纷抛售手中代币,进而导致价格持续走低。
(3)技术漏洞与安全隐患
PI 代币的底层技术是其价值稳定的重要基石。然而,在上线后的运行过程中,陆续暴露出一些技术漏洞和安全隐患。例如,网络曾出现多次不稳定情况,交易延迟、卡顿甚至短暂中断时有发生,这极大地影响了用户体验和交易效率。同时,安全漏洞问题也引发了用户对资产安全的担忧,一旦用户对代币的安全性失去信心,必然会导致市场信任度急剧下降。当技术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投资者会逐渐失去对 PI 代币的信心,纷纷选择离场,从而推动价格持续下跌。
(4)监管政策不确定性
PI 代币由于其全球性的用户群体和独特的运营模式,受到了各国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加密货币的合法性、合规性存在质疑,甚至出台了限制或禁止性政策。这种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对 PI 代币的未来发展充满担忧,担心随时可能面临政策风险导致投资受损。在这种担忧情绪的主导下,大量投资者选择抛售 PI 代币,以规避潜在风险,这无疑对其价格造成了沉重打击,加速了价格的下跌趋势。
综上所述,PI 代币上线后价格不断下跌是由经济模型、市场预期、应用价值、技术安全以及监管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扭转价格下行的不利局面,PI 项目团队需要在应用落地、技术升级、应对监管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重建市场信心。